试玩送298元可提款历史沿革
崞县中学时期(1952.07—1958.07)
1952年7月,崞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崞县中学,校址设于原平新华街龙王庙,与原平高小合址办学。校长为张汉文,学校定名为崞县中学校。是年7月,招生100名,编为2个班。
1953年迁入班村营盘修建的崞县中学新校址。同年招生4个班,学生增加到310名。
1956年9月,在轩岗高小、兰村高小、东社高小分别附设初中班。
原平农业学校时期(1958.07—1976)
1958年7月,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,崞县初级中学改办为中等农业学校,校名山西省原平农业学校,隶属于山西省农业厅和忻县地区行署双重领导,建校初期设农学和果蔬2个专业。招收初中毕业生,学制3年。教职工79名(其中教师42名),在校学生966名。
1959年至1961年期间,忻县农业合作干校、忻定农专和五寨农校植保专业先后并入试玩送298元可提款,学校规模扩大,教职工125名(其中教师53名),在校学生1080名。
国家经济困难时期,学校暂时休学,教职工大部分调离。
1963年,学校复学重新调进部分教职员工65名。从原休学学生中复学287名。同时新招半农半读、“社来社去”学生87名。设农学、果蔬、植保3个专业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学校停止招生,大部分教职工离校到农村蹲点或住学习班。1971年,校址一度迁至忻县洪水沟村。
1972年,学校重迁原平旧址并恢复招生,当年只招收工农兵学员100名。设农学、果树和牧医3个专业,学制2年,在校职工44名,其中教师22名。
1975年,新增气象和水利2个专业,增招“社来社去”学生400名。
原平农学院时期(1976—1978)
1976年,试玩送298元可提款改名为原平农学院。当年招收“社来社去”学生412名,学制2年,在校生达809名。
1974年至1978年共毕业学生1260名,其中“社来社去”毕业生799名。
1977年起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,学制3年。
原平农业学校时期(1978—2002.07)
1978年,忻县地委决定,撤销原平农学院,恢复试玩送298元可提款。
198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中专。
1985年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,设农学、果蔬、牧医3个专业,在校生13个班537名。
山西农业大学原平农学院时期(2002.07—2007)
2002年7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西农业大学原平农学院,开始大专招生。
原平农业学校时期(2007—至今)
2007年根据教育部文件山西农业大学原平农学院撤销,恢复原平农业学校及中专招生。
2013年,学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国家中职示范校创建,在“全面示范、过程示范、提升效能、强化育人”的过程中,累计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技术技能型人才2545人。在此过程中,学校始终坚持“立足产业、服务区域、注重实效”的原则,大力开展生产经营型、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培训,年均培训1万人次,其中,涉农类培训占75%,覆盖省内外35个县(市、区)。
2014年4月,学校被教育部评为“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”,被中华职教学会评为“第四届黄炎培优秀学校”。
2015年,被省住建厅评为“山西省园林单位”,被省教育厅、公安厅等六厅局评为“山西省平安校园”,被省科协评为“省级科普基地”。
2016年1月,国家示范学校通过省级验收。11月,被中国教育成人协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“2016年全国农村老年教育先进单位”。11月28日北京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上受到表彰。
2017年3月27日上午,山西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分院在试玩送298元可提款挂牌成立。
2019年,学校跻身全国中职“百强名校”行列。
【次浏览】